甘肃省财政厅2021年度PPP工作情况报告
甘肃省2021年度PPP工作严格按照“规范运行、严格监管、公开透明、诚信履约”的要求,充分发挥PPP积极财政政策作用,规范推广PPP模式。截至2021年12月底,我省纳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项目146个,总投资3439.23亿元,其中已开工建设PPP项目119个,带动融资1950.84亿元。项目领域涵盖交通运输、生态环保、市政工程、教育养老、文化旅游等17个行业领域。
一、工作举措
(一)严格项目审查,确保项目规范入库。我省坚持把增强项目入库的合规性、合理性作为PPP项目管理的前提和基础,制定下发了《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(PPP)项目入库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》,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财政部门工作职责、申报项目范围、项目所需资料、项目入库流程等;同时,对所有申请纳入《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》的每一个项目,我们组织项目单位政府方、项目编制机构、项目评审机构参加的现场审查会,并要求评审机构严格按照相关政策文件要求,从严、从实高标准进行审查。2021年,经省级审查的27个项目,全部一次申请入库成功。
(二)强化实地调研,推进项目规范运行。为进一步夯实PPP项目高质量发展基础,巩固PPP项目成果,以监测财政支出、梳理隐性债务为抓手,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。2021年4月初至8月中旬组织专家分成2个小组,每月安排4—6天时间对执行阶段的105个项目随机抽查49个进行了实地督导调研,对发现的问题,能现场整改的指导单位立即整改;不能现场整改的限时整改,并要求上报整改报告。通过督导检查,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运作模式、采购程序,化解了项目潜在风险,为确保全省项目规范运行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(三)狠抓信息管理,确保项目公开透明。针对部分单位项目信息更新不及时、不完整、不准确的情况,我省制定下发了《关于加强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信息管理的通知》,通知明确了信息公开的内容、信息公开的责任主体、信息更新的时限等,并要求有PPP项目的单位上报“信息平台专职管理员”;同时,省上每月对所有项目信息公开情况进行检查,对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和填报信息不完整、不准确的项目,我们立即督导项目单位限时更新、限时填报,通过下发《通知》和每月的督导,切实提高了信息公开质量,保障了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,对促进我省PPP项目各方诚实守信、严格履约,推动PPP市场公平竞争和规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二、成效亮点
(一)PPP项目入库率达100%。2021年,经我厅规范审核、严格把关,申请纳入《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管理库》的27个项目全部一次性通过审核,入库时间缩短,入库率达100%。
(二)PPP项目净增投资额列全国前列。根据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项目管理库数据,2021年财政部项目管理库净增投资额前五位的地区是广西2732亿元、重庆942亿元、贵州923亿元、四川875亿元、甘肃693亿元。甘肃省位列前五,当年新增加项目27个,PPP项目发展态势良好。
(三)创新模式支持乡村振兴初有成效。为积极贯彻落实《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精神,我省积极引导市县开阔思路,在乡村振兴领域积极探索运用PPP及“PPP+EOD (生态+社会+治理)”模式,获得财政部认可。我省金昌市永昌县乡村振兴(一期)人居环境整治及绿色产业发展项目,是全国首个纳入财政部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“PPP+EOD”项目,该项目将PPP模式和EOD理念有机结合,探索以“PPP+EOD”模式实施乡村振兴,有效解决了当前首要的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公路存量债务问题,也夯实了各村庄特色产业基础设施建设。
甘肃省财政厅